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长三角与南京毗邻的全国文明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马鞍山钢铁学院,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1998年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经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华东冶金学院和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占地面积2531.31亩,现有佳山、秀山两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84.0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73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38万余册,可用数据库140个,电子图书309万余册。设17个教学院部,66个本科招生专业,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各类在校生3.4万人。
安徽工业大学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4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特色(品牌)、综合改革试点、振兴计划专业47个。15个专业通过了教育部和住建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位居省属高校首位、全国高校第54位。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3个学科持续保持全球ESI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进入全球前5‰,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纳米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电子信息获批省级高峰培育学科,5个学科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提档进位,学校在2023年中国内地高校ESI排名第198位。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3个,“特殊服役环境的智能装备制造”平台获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获批成立ISO-TC107/SC9PVD(物理气相沉积涂层)国际标准分委会。
安徽工业大学现有教职工221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19人、副高级职称5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职工880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8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61.85%),各类国家级人才23人次、省级人才152人次。1名教授荣获第五届“科学探索奖”。近3年,学校3个学科领域7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位列省属高校第一。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数据库发布的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上,学校有24位学者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