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创建于2002年4月,原名为广西民族学院相思湖学院;2004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独立学院);2006年3月,教育部同意广西民族学院相思湖学院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2020年6月18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见证下,广西民族大学与吉利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共同推动相思湖学院转设成为独立设置的非营利性民办普通本科学校。2023年10月,教育部同意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的举办者变更为“广西民族大学、吉利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位于南宁市江南区友谊路55号,现有建设用地2136.14亩,目前已经建成52.43万平方米校舍。学校共计拥有多媒体教室191间;实验室113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47个;教学仪器设备10743.48万元;教学用计算机3783台;图书馆纸质藏书165.305万册,另有电子图书151万册。
学校现有数字科技学部、数字经济学部两部共12个二级学院,其中数字科技学部包括大数据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理工学院3个二级学院,数字经济学部包括金融科技学院、数字经济学院、智慧管理学院3个二级学院;同时还有数字人文与传媒学院、数字艺术学院、数字治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6个独立二级学院,截至2023年12月,有来自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日制在校生20458人。
经过22年发展,目前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金融科技、虚拟现实、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44个本科专业,形成了5个学科专业群:
数字科技类学科专业集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虚拟现实、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安全工程、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以科学求“真”为人才培养目标,是数字科技的基础与底座,支撑其他学科群。
数字人文类学科专业集群:(网络与新媒体、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商务英语、英语、越南语、泰国语、印度尼西亚语、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以数字社会与现实生活中人的发展为指引,以人文求“善”为人才培养目标,以语言科技(东盟语言AI生成)、信息传播和语言文化数字化服务为学科方向。
数字艺术类学科专业集群:(数字媒体艺术、动画、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以数字空间与现实空间中人对美的理解、感受和启迪精神为追求,以艺术求“美”为人才培养目标,以AI创意与创作(艺术的AI生成)、批判与审美、艺术产品服务为学科方向。
数字经济类学科专业集群:(金融科技、区块链工程、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税收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物流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以数字经济中人、物、财的数据流动、分析、决策和洞察的数据价值和数据资产为追求,以财富求“达”为人才培养目标,以金融科技、智慧管理、精准营销和智慧供应链为学科方向。
数字治理类学科专业集群:(法学),以数字与现实社会中人、组织或系统的组织管理、监督执行和争议解决等的方法与过程为遵循,以达成安稳、高效、可持续发展,以社会求“安”为人才培养目标,以智慧法律、治理手段、数字法律评价与服务为学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