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理科男,中学阶段一直偏科较严重,喜欢数学,讨厌语文,连课本都不愿意读,更别说读和考试无关的课外书了,恨不得语文课都改成数学课。
高中时候晚自习三节课,老师让写一遍作文,这是我最发愁的课,一点都不夸张,真的三节课憋不出一篇作文来。
等进了大学,虽然喜欢上图书馆,但是借阅的大都是工程相关的书籍,也有管理方面的,对于文学相关的依旧不感兴趣。但是突然有了自己的一些思想,比如关于自立、关于爱情、关于交友等等,就像是突然开了窍一样,或许这就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吧。有了灵感就写下来,记了一个小本本。
这些笔记很多后来也成了我做人做事的准则,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两个:
“为人处世,原则为本;交友合作,诚信为镜;学习工作,效率为赢;
爱情之价,心犀为贵;事业之大,正义为宗”。
“大丈夫,于事业,当先虑败后虑胜,胜得起方可战,屡败屡战;于爱情,当先虑胜后虑败,真心爱再去爱,一爱一生”。
直到大学毕业,后来又进入了一家大型国企,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认识到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有时比工作本身还重要。最重要的是思维,思维可以指引学习,学习可以提升能力,能力可以助力实践,实践又可以进一步促进思考和领悟,如此循环,方可进步。
后来不知为什么就喜欢上了国学,道德经、论语、大学、中庸等,买了很多书籍,有空了就看看,感觉古人的智慧真是太伟大了,那些经典对于个人成长和教育孩子来说很有裨益。真的很后悔,上大学的时候时间那么充裕,而且自己很自律,怎么就不喜欢看书呢?
图片来自网络
假如再重新上一次大学,我会努力做好十件事:
第一:吃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受之父母,所以必须爱惜。人是铁饭是钢。这一点我大学时做得还是不错的,不论有课没课,每天坚持吃早饭,一袋豆浆+一个烧饼,几乎三年都这样。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我开始每天的标准是“一日不过八”,就是每天生活费不超过八元,但每吨必吃,从不吃零食。08年饭菜涨价后调整为了“一日不过十”。不谈美味,只为健康。
第二:睡觉。睡眠是免费的而且最好的养生。这一点我做的也不错,不打游戏不上网,作息时间很规律,不论上午有没有课,最晚都是7点起床,午休半小时,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一个作息规律的人,生物钟精准的可怕,我曾有很长时间每天早上醒来,都比闹铃早了不到一分钟,有点不可思议。一定不要把最美好的青春留在网吧或游戏上。不贪睡眠,只为健康。
第三:运动。我很崇拜运动,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爬山游泳。但大学主要就玩了乒乓球,因为自己是山区的,爬山是基本功。但现在也不会游泳。如果再有机会,一定在大学期间多发展几个体育特长。但普通人运动不为比赛,本质还是为了强身健体,不必拘泥于形式,只为健康。
第四:思考。思考是一个人成长、成熟、成才所必须的,永远不要用行动上的勤奋来掩盖思维上的懒惰。思维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大学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塑造的最佳时期。必须学会思考,深度思考。
第五:读书。大学期间时间相对比较充足,一定要多读书。专业、文学、社会、科学、管理等等,只要有兴趣,对自己有用就要读。那些宣扬读书无用论的人,或许认为自己没读书就可以发财,但读书不一定能发财,读书又岂止能发财?看看董宇辉,就理解了读书的意义和价值。我要再上大学,一定会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
第六:学习。大学期间一定要学习好专业课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大学打造的是思维和专业的基本内功,只有内功深厚,加上学习方法,才可以练好各种功夫。互联网时代,学习方法比学习本身更重要。信息太多,但信息不一定是知识,选择很重要。当那些比我们优秀的人还比我们更努力时,我们需要加倍努力,不为攀比,只为发掘潜力,做更好的自己。在学习中增强本领,修好内功。
第七:实践。一定要在课余时间多实践,接触社会,了解未来的工作环境,体验生活和挣钱的不易,体验理论内功化为实战能力的乐趣和价值。王树国校长曾倡导,高校一定要关注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尽可能给学生指出适合他们的未来的个性化发展方向。在大学培养自己的创业素质并能确定自己未来的创业方向,将给自己的未来增加机会。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巩固并提升内功。
第八:感悟。感受并领悟学习、生活、实践带来的快乐和挫折,学会总结,提升认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战胜挫折,去总结知识和实践经验,探索做人做事的智慧。
第九:表达。表达是沟通的基本功,沟通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对人影响极大,人的一生中处处有沟通。大学生毕业后就面临找工作,就需要面试。北大陈平原教授曾说过,大学生一定要学会表达,有时候,一辈子的道路,就因为十分钟二十分钟的发言或面试决定,因此不能轻视。所以大学阶段就要根据就业相关的招聘要求,修好专业,练好表达力。还要学会微笑,在快乐中成长,成熟,成才,成功。
第十:进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进德是一生的修行,大学阶段尤为重要。经历了中学应试考试为主的阶段,未来将面临走向社会和工作或创业的角色。所以大学阶段对于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塑造极为重要。借古修今,借事修人,借人修己。《了凡四训》中说:“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大学就要有远大志向,有家国情怀,把自己的理想和未来的职业和社会需求融合,即使平凡,也有格局。多聆听王树国校长对大学生的指引和教诲。追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还要懂得感恩,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母校、感恩老师、感恩每一个在你成长中给过你指导、关心和帮助的人。将来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大学要努力追求三个目标:
造一个我。用行动去打造一个拥有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自立自强,自信自律,学业有成,怀抱理想,不忘初心,热爱生活的我。
寻一个她。寻找一位心有灵犀,信任包容,相互激励,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超越同学友情的她。像企业家李彦宏夫妇那样的爱情,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爱情。虽然爱情可遇不可求,但是爱情也需要勇气去争取。青春与理想作伴,爱情与事业同行。大学能遇到相伴一生的人,是人生一大幸事。
图片来自网络
结几份情。大学一定要结交几个兴趣相投,志同道合,互帮互助,真诚可靠的朋友。这种友情几乎可以维持一生,是君子之交,是很幸福的友情。还要珍惜那些指引你、教导你,对你的成长给予帮助的师生之情,一日为师,终身为师。
然而,人生没有假如。我们只能在以后的生命中坚持学习,继续奋斗,让理想和自信永不磨灭。希望未进入大学和未毕业的大学生们能够珍惜大学生活,努力去做更好的自己。